|
|
 |
 |
|
|
产品型号: |
KTB2358 |
产品名称: |
Anti-phospho-STAT6(pThr641)/FITC 荧光素标记抗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 |
产品报价: |
 |
产品特点: |
KTB2358/Anti-phospho-STAT6(pThr641)/FITC 荧光素标记抗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抗体IgG/0.1ml/0.2ml本公司主营抗体、一抗、标记一抗、标记二抗、蛋白质及多肽合成,由于篇幅所限,更多抗体及信息请致电详询! |
|
|
KTB2358Anti-phospho-STAT6(pThr641)/FITC 荧光素标记抗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的详细资料: |
"Anti-phospho-STAT6(pThr641)/FITC 荧光素标记抗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抗体IgG
标记抗体(一抗)
0.1ml/0.2ml
本公司主营抗体、一抗、标记一抗、标记二抗、蛋白质及多肽合成,由于篇幅所限,更多抗体及信息请致电详询!
Anti-phospho-STAT6(pThr641)/FITC 荧光素标记抗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抗体IgG更多相关产品: KTB2359Anti-phospho-Src(pTyr529)/FITC 荧光素标记抗磷酸化Src原癌基因抗体IgG0.1ml/0.2ml标记抗体(一抗) KTB2360Anti-phospho c-Raf/RAF1(pSer338/pTyr340)/FITC 荧光素标记抗磷酸化原癌基因c-raf抗体IgG0.1ml/0.2ml标记抗体(一抗) KTB2361Anti-phospho-c-Raf (Ser289) /FITC 荧光素标记磷酸化原癌基因c-Raf抗体IgG0.1ml/0.2ml标记抗体(一抗) KTB0359Anti-BRMS-1/FITC 荧光素标记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抗体IgG0.1ml/0.2ml标记抗体(一抗) KTB0360Anti-BTG2/TIS21/FITC 荧光素标记B细胞迁移基因2抗体IgG0.1ml/0.2ml标记抗体(一抗) KTB0361Anti-Brucella/FITC 荧光素标记抗布鲁氏菌抗体IgG0.1ml/0.2ml标记抗体(一抗) KTB0362Anti-Brucella/HRP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抗布鲁氏菌抗体IgG0.1ml/0.2ml标记抗体(一抗) KTB1356Anti-HCCR-1/FITC 荧光素标记人宫颈癌基因/bri3结合蛋白抗体IgG0.1ml/0.2ml标记抗体(一抗) KTB1357Anti- Alpha-HCG/FITC 荧光素标记α亚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IgG0.1ml/0.2ml标记抗体(一抗) KTB1358Anti- Beta-HCG /FITC 荧光素标记抗人beta亚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 IgG0.1ml/0.2ml标记抗体(一抗) KTB1359Anti-HCFHrp/BTA/FITC 荧光素标记抗膀胱肿瘤抗原IgG0.1ml/0.2ml标记抗体(一抗)
相关知识>>>>>
抗体的亲和力 : 是指抗体和抗原结合的牢固程度。亲和力的高低是由抗原分子的大小、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与抗原决定簇之间立体构型的合适度决定的。有助于维持抗原抗体复合物稳定的分子间力有氢键、疏水键、侧链相反电荷基因的库仑力、范德华力和空间斥力。亲和力常以亲和常数K表示,K的单位是L/mol,通常K的范围在 108 ~1010 /mol,也有多达 1014 /mol。抗体亲和力的测定对抗体的筛选,确定抗体的用途,验证抗体的均一性等均有重要意义。 抗体的效价鉴定: 不管是用于诊断还是用于治疗,制备抗体的目的都是要求较高效价。不同的抗原制备的抗体,要求的效价不一。鉴定效价的方法很多,包括有试管凝集反应、琼脂扩散试验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。常用的抗原所制备的抗体一般都有约成的鉴定效价的方法,以资比较。如制备抗抗体的效价,一般就采用琼脂扩散试验来鉴定。 抗体的特异性鉴定 : 抗体的特异性是指与相应抗原或近似抗原物质的识别能力。抗体的特异性高,它的识别能力就强。衡量特异性通常以交叉反应率来表示。交叉反应率可用竞争抑制试验测定。以不同浓度抗原和近似抗原分别做竞争抑制曲线,计算各自的结合率,求出各自在 IC50时的浓度,并按下列公式计算交叉反应率。 如果所用抗原浓度IC50浓度为pg/管,而一些近似抗原物质的IC50浓度几乎是无穷大时,表示 这一抗血清与其他抗原物质的交叉反应率近似为 0,即该血清的特异性较好。 多克隆抗体: 定义1:由多个B细胞克隆所产生的抗体,可与不同抗原表位结合且免疫球蛋白类别各异。 所属学科:免疫学(一级学科);免疫系统(二级学科);免疫分子(三级学科) 定义2:对特定抗原所产生的一组免疫球蛋白混合物,每种免疫球蛋白能识别抗原分子上的一个表位。 所属学科: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(一级学科);总论(二级学科) 定义3:多种抗原表位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后,机体产生的针对不同抗原表位的混合抗体。 所属学科:细胞生物学(一级学科);细胞免疫(二级学科) 抗体规律: (1)初次反应产生抗体:当抗原*次进入机体时,需经一定的潜伏期才能产生抗体,且抗体产生的量也不多,在体内维持的时间也较短。 (2)再次反应产生抗体:当相同抗原第二次进入机体后,开始时,由于原有抗体中的一部分与再次进入的抗原结合,可使原有抗体量略为降低。随后,抗体效价迅速大量增加,可比初次反应产生的多几倍到几十倍,在体内留存的时间亦较长。 (3)回忆反应产生抗体:由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,经过一定时间后可逐渐消失。此时若再次接触抗原,可使已消失的抗体快速上升。如再次刺激机体的抗原与初次相同,则称为特异性回忆反应;若与初次反应不同,则称为非特异性回忆反应。非特异性回忆反应引起的抗体的上升是暂时性的,短时间内即很快下降。 " |
产品相关关键字: 抗体 标记抗体(一抗) Anti-phospho-STAT6(pThr641)/FITC 荧光素标 |
如果你对KTB2358Anti-phospho-STAT6(pThr641)/FITC 荧光素标记抗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感兴趣,想了解更详细的产品信息,填写下表直接与厂家联系: |
|
|
|
|
|
|